首页 > 酒店新闻 > 公司新闻

AG九游会j9官方网站|金奖本是三等奖 :万国博览会授奖问题考实(下)

发布时间:2025-10-15 17:55:15    次浏览

【内容提要】国内几家酒企关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之争,并没有辩清真相,却使问题更加扑朔。为正本清源,作者远赴美国加州,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班克若夫特档案馆查找英文原始档案资料,以期最大程度还原历史真相。首先,中国获奖数“独占鳌头”的传说并不准确,中国应当是“除东道主美国外获奖最多的外国参加者”。其次,中国获奖数1211个的传统说法并能不支持中国“获奖最多”的地位,日本的获奖数是1415个,考证原始货运单可以得出中国获奖数是1802个的新结论。第三,关于授奖等级,参会总代表陈琪的著作按照“甲乙丙丁戊己”排序,但却把“丙”放于最后,造成长期争论。其实,英文原始资料只有排序并无序号,陈琪的排序没有问题,但“甲乙丙丁”的序号需要更正。【关键词】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中国获奖数 授奖等级金奖本是三等奖——万国博览会授奖问题考实(下)(本文原载于《中国历史评论》第九辑,作者钱建立。原标题为:《金奖只是三等奖: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及其授奖等级问题辨正》) 二、博览会授奖总数与中国获奖总数及地位 (三)各国参赛获奖情况与中国的总体地位 中国获奖总数是1802个,而参赛项目数是2444项,获奖率约为3 / 4,实际上是低于总体获奖率的,中国是以量取胜。而相比较而言,日本获奖1415个,仅有6个产品未获奖,获奖率接近100%!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的中国展品。上左、上右、下左、下右分别为中国展区美术馆、政府馆、食品馆、交通馆内景。图片来源:《中华民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监督处事务报告》,1915年第2期;《中国实业杂志》1916年第7卷第6期。 得奖数最多的无疑是东道主美国。中国的获奖数是1802个,是除美国以外的参赛国中获奖最多的。国内有传说,说是中国获奖最多,在众多参赛国中独占鳌头,这一说法不准确,应排除东道主美国。此外,参赛项目数,除美中日外,比较多的国家有:阿根廷933项,澳大利亚297项,法国921项,希腊346项,危地马拉687项,洪都拉斯406项,意大利320项,新西兰380项。(以上数字均根据资料“Record of Foreign Exhibitors Circa 1915, C-A190,Volume76,BL”计算得来。)这些数目是参赛数,各国获奖数还要低于这些数字,所以,中国既是外国参赛者中参赛数最多的,也是获奖数最多的。 三、授奖等级问题 (一)真实的授奖等级及各等级授奖的数量比例 巴拿马博览会的奖项,在班克若夫特档案馆的资料中,都是按照从上到下,或者从前往后的顺序排列,以先后顺序表明等级高低。比如评奖条例中奖项的排列,各奖项绶带的排列,制造业类评奖委员会上报的报告中的奖项排列都是从前往后的顺序;而文化艺术类评奖委员会上报的报告中则是从上到下的顺序。 比如评奖条例明确指出,奖项分为六个等级,大奖章(Grand Prize),荣誉奖章(Medal of Honor),金奖(Gold Medal), 银奖(Silver Medal),铜奖(Bronze Medal),奖词(Honorable Mention) 。并无序号,只是从前到后的排列。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绶带,左起依次为:大奖章、荣誉奖章、金奖、银奖、铜奖、奖词。作者摄于班克若夫特档案馆。 在文化艺术类委员会上报的获奖统计中,各奖项则是从上到下排列: 大奖章 58 荣誉奖章 129 金奖 314 银奖 281 铜奖 207 奖词 171 未获奖 145 合计 1305 (以上资料来源:Chief of Liberal Arts to the Superior Jury,June1,1915,C-A190,Carton130,Jurors,Medals Diplomas,BL.) 文化艺术类各奖项占比(与参赛总数的比值)分别为:4.3%,9.9%,24%,21.5%,15.9%,13%,未获奖率为11%。 制造业类委员会上报的获奖名录中各奖项数及未获奖数分别为:大奖章150,荣誉奖章173,金奖601,银奖624,铜奖491,奖词122,未获奖359。(合计2520)各奖项占比分别为6%,6.9%,23.8%,24.8%,19.5%,4.8%,未获奖率为14.2%。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大奖章授奖存根。作者摄于班克若夫特档案馆,资料编号 Carton120,Awards:Horticulture,Br-California Associated Raisin Co. 如果将文化艺术类与制造业类各奖项合并,得出的各奖项占比分别为:5.4%,7.9%,24%,23.7%,18%,7.7%,未获奖率为13.2%。 因为其他各组资料混乱,没有统一数字,获奖率难以统计。但是各组各奖项的评奖都在国际评奖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委员会对各奖项获奖率有统一控制,所以上述折算出来的获奖率大致等于总体获奖率,可以当作总体获奖率使用。同时,本文计算获奖率是为了考察各奖项的大致地位和层次,数字的些许出入并不影响本文结论。 按照上述奖项顺序及获奖的数目统计,奖项的等级及在总展品中的层次是: 产品未获奖率是13.2%(1/8强),获奖率则是7/8(弱),所以,这次博览会发奖原则是“普遍发奖,分出等级”。 (二)中文资料记载的相关等级情况及其梳理 陈琪的分类方法是其按照中国人的分类习惯加上“甲乙丙丁”,分别为:甲、大奖章;乙、荣誉奖章;丁、金奖;戊、银奖;己、铜奖;丙、奖词。英文原始资料并无“甲乙丙丁”或者ABCD,只是以先后顺序表明等级高低,可见陈琪的排序并无问题。只是陈琪把“奖词”算作丙级,却又放于最后,这与传统“甲乙丙”的排列习惯不符;而若是以“甲乙丙”的顺序排列,则与英文原始资料不符。因此,这种排序不如放弃,各奖项排序按照当代中国人的习惯排列应该是: 最高奖——大奖章 二等奖——荣誉奖章 三等奖——金奖 四等奖——银奖 五等奖——铜奖 六等奖——奖词 需要说明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甲乙丙”是中国旧式的分等序数词,在当代,进行分等时则不常用;同时,如果仍然采用“甲乙丙”的序号,把“奖词”算作“已”,金奖以下的奖项的序号都要换,这容易引起混乱,所以不如放弃,采用现代的序号词汇。不要以为只是陈琪的书中有此一说,影响不大,被几大酒企宣传了这么多年,各种媒体资料中都有引用,并且因为不懂,已经引起认知混乱。比如前一段时间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中,有媒体就直接把“奖词”算作第三等奖。 1915年9月23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日,陈琪等中国代表团成员与博览会副主席合影。图片来源: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622/12/349878_219779897.shtml。 第二,“甲乙丙”在当代词汇中更是分类词汇,而很少是分等词,人们常说“甲类”、“乙类”,很少说“甲等”、“乙等”,所以“甲乙丙”的说法往往让人们误以为是分类而不是分等,这是放弃使用的另一重要原因。 四、小结 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便捷了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运。1915年的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成为美利坚合众国展示一个强盛新兴国家的舞台,而借着这个舞台,中国也展示了地大物博,产品丰盛的大国形象,尽管积贫积弱,但国家与人民都在努力。巴拿马博览会上中国成为所有外国参赛者中获奖最多者,着实取得了“振国威”的轰动效应。 应该说,在巴拿马博览会上,中国表现优异,这是全体中国展品的功劳,并非某一产品之功。由于授奖过多,任何一个展品,包括获得“大奖章”的展品都不可能单独取得某种轰动效应。特别是某些酒企争夺的三等奖——“金奖”,其排名大概在3500名到9500名之间;而某酒企实际获得的四等奖——“银奖”排名大概在9500名到15000名之间,这个名次,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担当“振国威”之大任! (公众号推送文字内容仅供阅读交流,如蒙学术研究等使用,敬请以正式出版的纸质版为准) 《中国历史评论》联系方式:电话:0531-88364974,88364607传真:0531-88564974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历史评论》编辑部,邮编:250100。欢迎大家向《中国历史评论》杂志和本微信投稿,敬请尽量使用电子稿件赐稿。除手写稿外,其余纸稿一般不予退还。